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經解類
春秋類
孟子類
五經總義類
別史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法家類
譜錄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邪台入海(台在州治诸城县东南/百四十里琅邪山上)元和志云故长城

 首起平阴北二十九里通典云卢县有长城东至海
  苏代
说燕王曰齐有长城钜防钜防即防门也寰宇
 记云诸城县南四十里有长城东南自海迤逦上大
 朱山尽州南界二百 (第 52b 页)
 八十里盘秀岭至潞安府潞城县入浊漳水而浊漳
 水由是亦名降矣
 胡氏渭曰禹河自汲县东北流入黎阳县界至大伾
 山西南折而北为宿胥口 苏代
曰决宿胥之口魏无 …… (第 4b 页)
 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句/)北会淇水处
 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白沟因宿胥故渎
 而加功故 苏代
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 (第 5a 页)
 邹平长山新城(并属济/南府)高苑博兴乐安(并属青/州府)诸县
 界中皆禹贡济水入海之所经也 济水自东平以
 下唐人谓之清河按战国策燕王谓 苏代
曰齐有清 (第 45b 页)
 业遂矣岂复作悔痛之辞哉殽晋之南境从秦向郑
 路必经之括地志云二殽山一名嵚崟在洛州永宁
 县西北二十里即古之殽道 苏代
谓之殽塞淮南王 …… (第 15b 页)
 河南地是也河东西亦谓之河内外左传僖十五年
 赂秦伯以河外列城五内及解梁城魏世家无忌曰
 所亡于秦者河外河内是也至河内外则梁之河北
 河南地 苏代
曰秦正告魏我陆攻则击河内水攻则
 灭大梁是然则梁之地自河西逶迤而至河南几将
 二千里何以苏秦曰魏地方 (第 30a 页)
 约其言也(又论语不仁者不可以久处约礼坊记小人贫斯约注约犹穷也)又论语以约失之者鲜矣何晏注俭约无忧 
 患 又战国策 苏代
约燕王曰注约止也(又庄子逍遥游淖约若处子音义淖约柔弱貌)又荀子劝学篇春秋约而不速 
 注文义隐约(又 (第 4a 页)
獭敕辖反又他末反渔音鱼一本作䱷同取)
(鱼也罻音畏麛亡兮反本或作麑同卵鲁短反隐如字/本又作偃亦如字塞 苏代
反又新勒反数七欲反又所)
(角反陈氏云数细也罟音古有酒旨绝句/且多此二字为句后章放此异此读则非)疏( (第 61a 页)
   顿丘

尔雅云丘一成为敦丘注成犹重也周礼曰为坛三成
今江东呼地高者为敦疏言丘上更有一丘相重累者
名敦丘诗送子涉淇至于顿丘是也○释名云一顿而
成丘无上下小大之杀也○地里志云东郡顿丘师古
曰以丘名县也○水经注淇水转径顿丘北又屈径顿
丘西○ 苏代
约燕王云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竹
书纪年云晋定公三十一年城顿丘○一统志直𨽻大
名府清丰县古顿丘卫邑 (第 3a 页)
  按史记燕(平声)王哙(音快)让国于其相(去声)子之而国大乱
齐因伐之燕士卒不战城门不闭遂大胜燕(史记燕世家燕
王哙用其相子之
苏代
为齐使于燕以事激燕王以尊子之于是燕王大信子之鹿毛寿谓燕王不如以
国让相子之人之谓尧贤者以其让天下于许 (第 21b 页)
浚县东南二里即贾让所谓东山也枉人山一名善化山)


(在县西北二十五里俗名上阳三山即贾让所谓西山也) 苏代
谓之宿胥


之口郦道元谓之宿胥故渎李垂谓之西河故渎


浚县旧志云在县西十里盖禹迹也(河徙由县东故 (第 8b 页)
在州治诸城县东南百四十里琅邪山上)元和志云故长城


首起平阴北二十九里通典云卢县有长城东至


苏代
说燕王曰齐有长城钜防钜防即防门也


寰宇记云诸城县南四十里有长城东南自海迤 (第 10b 页)
(今巴陵县东南微湖是也)同注洞庭而北会大江名之五渚战


国策曰秦与荆战大破之取洞庭五渚也(史记 苏代
说燕)


(王云秦正告楚曰汉中之甲轻舟出于巴乘夏水而下江四日而至五渚)湖水广圆五


百馀里日月若 (第 19a 页)
折而北为宿胥口 苏代
曰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


丘虚在朝歌界(今浚县西南有古朝歌城本殷虚卫世家云封康叔居河淇间故商) …… (第 85a 页)
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


(句)北会淇水处立石堰遏水令更东北注魏武开


白沟因宿胥故渎而加其功故 苏代
曰决宿胥之


口魏无虚顿丘即指是渎也淇水又东北径雍榆


城南(春秋襄公二十三年叔孙豹帅师救晋次于 …… (第 85b 页)
于淇而河西善讴證六也战国策 苏代
曰决宿胥


之口魏无虚顿丘二邑在今浚县西南郦道元云


宿胥故渎受河于顿丘县遮害亭东黎山西證七 …… (第 95a 页)
鸿沟浚


仪故县在今开封府西北即大梁城魏所都也自


智伯引汾水以灌晋阳世皆知水之可以亡人国 苏代
云秦正告魏曰决荥口魏无大梁其后王贲


竟用之以灭魏按荥口水即职方之荥川后世亦 …… (第 133a 页)
大不可复补宜却徙完平处更开空使缘西山足


乘高地而东北入海乃无水灾则似谓贲所引者


大河之经流盖 苏代
述秦告魏又云决白马之口


魏无黄济阳决宿胥之口魏无虚顿丘二口一在 …… (第 133b 页)
即宿胥口也然史记明言引河


沟则非大河之经流亦审矣(水经注云河水茜于白马县泆通濮济黄)


(沟故 苏代
说燕曰决白马之口魏无黄济阳竹书纪年梁惠成王十二年楚师决河水以水长垣之)


(外者也按黄即外黄外黄城 (第 134a 页)
在今杞县东北六十里济阳城在今兰阳县东五十里去魏都尚远且) (苏代
所称皆秦恐喝之辞未尝实见诸行事白马之口楚决非秦决也汉书叙传曰秦决南涯如淳)


(注云秦决河灌大梁遂 …… (第 134a 页)
当极其远曰东至于海西至于河者即王制所云


自东河至于东海千里而遥者也燕王谓 苏代



齐有清济浊河以为固贾让曰齐与赵魏以河为


竟则定王五年所徙之河也桓公时禹河尚未改


道杜 (第 147a 页)
(岸侧以捍鸿波按 苏代
曰决荥口魏无大梁即此处也首受河水以上承河阴石门水而言然昔人)


(导泽水以为川从此门而出故谓之荥口 …… (第 12a 页)
并属青州府)诸县界


中皆禹贡济水入海之所经也


济水自东平以下唐人谓之清河按战国策燕王


苏代
曰齐有清济浊河以为固郭缘生曰清河


首受洪水北流济或谓清则济也郦道元曰济水


通得清之目亦水色清 (第 31b 页)
鱼也)罻罗(音/畏)不麛(亡/兮)
(反本或/作麑同)不卵(鲁短/反)不隐(如字本又作/偃亦如字) (苏代
反又/新勒反)不数
(七欲反又所角反/陈氏云数细也)(音/古)君子有酒旨(绝/句)且多(此二字为 (第 16a 页)
   范宁集解
元年继弑(音/试)于聂(女辄/反)齐侯与(音/馀)见其(贤遍反下复/见及注同)

(子匠反/下同)以其不足乎扬(绝句称/扬也)狄难(乃旦/反)邢复(扶又/反注)
(下注/并同)是乡(许亮反本又/作向注同)旨见(贤遍/反)于柽(敕贞反一本/作朾音同)
(必迈反/下皆同)于偃(于晚反一本/作堰音同)于丽(力池/反)莒挐(女居反又/女加反)
恶公子(乌路/反)之绐(徒乃反/欺诈也)相说(音/悦)士卒(子忽/反)相搏(音博/手抟)
(也/)孟劳(如字孟劳/实刀名)王赫(呼白/反)当舍(音/舍)佻身(他尧反又/徒尧反)
齐桓(于伪/反)
二年通令(力呈/反)夏阳(户雅反左/氏作下阳)先晋(苏荐反下/文及注同)之塞 (苏/代)
(
反注/同)屈产(其勿反又君/勿反地名也)之乘(绳證/反)骏马(音/俊)(第 16b 页)
自为/相为皆同馀如字)之哙(音快又古迈反又古会反/之者燕相子之也哙燕王)
(名也司马云燕王哙拙于谋用 苏代
之/说敩尧舜让位与子之三年而国乱)而王(往况/反)白公
(名胜楚平王之孙白县尹僭称公/作乱而死事见左 (第 25b 页)
 (其是君也虞言师者表其先晋/也以其言师不同各举备文耳)其先晋何也注据小
 不先大为主乎灭夏阳也夏阳者虞虢之塞邑也注
 其地险要故二国以为塞邑音义(塞 苏代/
反注同)灭夏阳而
 虞虢举矣虞之为主乎灭夏阳何也晋献公欲伐虢
 荀息曰君何不以屈产之乘垂棘之璧而借道 (第 7b 页)
立十二年子燕哙立哙
立齐人杀苏秦苏秦之在燕与其相子之为婚燕哙三年与楚三晋攻秦不胜而还子之相燕贵重主断 苏代
为齐使于燕燕王问曰齐王奚如对曰必不霸燕王曰何也对曰不信其臣于是燕王大信子之子之遗 (第 25a 页)
苏代
百金乃谓燕王不如以国让子之人之谓尧贤者让天下于许由由不受有让天下之名而实不失天下今王
以燕国让子之子 (第 25a 页)
  释草云藐茈草郭氏曰可以染紫一名茈䓞说文亦曰
茈藐紫草盖茈即紫也以其可染紫故名茈上林赋有
茈姜司马彪亦云紫色之姜则茈之与紫古字通尔列
仙之传商客能致紫草卖与染家本草说云其利胜蓝
按种蓝一亩已敌榖田一顷矣而此复胜焉有以见后
世末作之盛夫紫间色夺朱者也韩子曰齐桓公好服

紫一国尽服紫五素不得一紫公患之用管仲言谓左
右曰吾恶紫臭三日境内莫有衣紫 苏代
遗燕王书曰
齐紫败素也而贾十倍然则由春秋战国以来重之矣
汉相国丞相皆秦官金印紫绶高帝相国绿绶徐广曰 (第 5a 页)
 洋金(俱汉/中府)(郧阳/府)均襄(俱襄/阳府)郢复(俱承天府今景/陵县隋复州)
 汉阳入江者也西汉则 苏代
所谓汉中之甲轻舟出
 于巴(今巴/州)乘夏水(谓夏潦水/盛涨时也)下汉四日而至五渚者 (第 39a 页)